国际动态

标普惠誉再扮“打手”下调俄罗斯信用评级

20140520172844  来源: 网络

如果俄罗斯和美国没有因为乌克兰而产生龌龊,那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惠誉还会下调俄罗斯的信用评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惠誉所说,欧洲是难以替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地位的。潜在之意无非就是,不管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多不景气,也能通过天然气的出口补足差额。换言之,当前俄罗斯的经济并没有真正到了应该下调信用评级的地步。

然而,自美国宣布对接受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俄罗斯进行制裁后,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和标普就把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尽管奥巴马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都被市场认为是隔靴搔痒。而穆迪也给“俄罗斯”银行和另几家公司降了级,同样认为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制裁措施。4月25日,标准普尔再度发布报告称,将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B-,仅次于垃圾级,维持负面展望不变。此举表明,一旦爆发地缘政治危机,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介入之后,国际评级机构对一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极有可能与事实不符。

众所周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都是隶属于美国的,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机构,在美国政府的操纵下,其与高盛等投资银行一道充当了美国政府的打手角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其对主权国家的评级具有极强的政治特性,其自身早已背弃了所谓的客观、公正的单纯评级角色。

比如,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许多金融衍生品都曾被标准普尔、惠誉、穆迪三家评级机构标为最高评分,但它们最终暴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三大机构”的行为也经常引起欧洲人的不满。在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到来时这些机构也经常给欧洲国家降级,而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指责“三大机构”信用评级体系明显不具客观性。

此外,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在2013年曾下调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调降至“A+”,展望为稳定。当时惠誉称,基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地方债务问题在2012年再度恢复增长、财政收入不稳定及控制通胀能力等多方面考虑,所以决定下调中国的评级。不过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各方面都较为稳定,并非发生惠誉所担忧的问题。这进一步表明,国际评级机构对主权国家的评级对于市场来说并不具有绝对的参考性。

那么为何市场如此信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呢?答案很简单,即前面所提到的“垄断”。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不仅美元具有霸主地位,在其羽翼下成长起来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三家评级机构标同样具有霸主地位。数据显示,在全球信用评级市场上,标普、穆迪和惠誉占据着90%的市场份额。因此,它们的一颦一笑无不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其影响力之大可谓呼风唤雨。点爆欧债危机的始作俑者便是“三大”评级机构,重击之下,欧洲各国岌岌自危;2011年7月11日,穆迪给香港上市的49个中国企业“插上红旗”,第二天这些公司集体遭遇沽空。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当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并不具有绝对的参考性。而主权国家若要改变市场对三大评级机构的“忠心”,唯有自己建立能与其叫板的评级机构。因地缘政治危机被下调信用评级的俄罗斯在此方面更有急迫的需求。日前俄罗斯副总理舒瓦洛夫表示,俄罗斯应当创建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有可能同中国联合创建。据沙瓦洛夫说,创建不依赖于西方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俄罗斯来说变得“极其必要”。

其实早在2013年6月,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Egan-Jones Ratings Co.)和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RusRating JSC.)就联合成立了旨在同美国“三大机构”竞争的“世界信用评级集团”,总部位于香港。该集团许诺将客观、公正地评估金融状况以及发行国家或金融机构的信用和偿付能力。只不过目前尚未有明显的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