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觉

桥头堡建设助西双版纳增进与周边国家贸易交往、文化交流

20140210114109  来源: 信用网


24岁女孩执掌网上“东盟商城旗舰店”

谭小柔是淘宝网上“东盟商城旗舰店”的老板娘,不过这个霸气店名之下的谭小柔只是个24岁的女孩子。

2008年,谭小柔从老家湖南祁东来版纳堂姐 家玩,看见堂姐一家在卖东南亚商品,来版纳的游客买东西络绎不绝,生意好得不得了,就想开个同样的店。但是当时的谭小柔没有资金积累,店铺的租金和员工工 资都拿不出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在堂姐家长期住下来,边做学徒边积累经验。

3年后的一天,谭小柔到朋友家玩,看到朋友开 了个网店,一下子心动了。她跟朋友详细了解了网上购物和开店的流程,萌生了自己在网上卖东南亚产品的想法。因为有之前跟堂姐一起开实体店的经验,谭小柔通 过传真联系上了一些东南亚厂家,通过澜沧江船运进口东南亚特色商品。一开始,网上的店名叫“边贸百货”,后来觉得在淘宝上这个店名没有足够的特色,便干脆 直接改叫做了“东盟商城旗舰店”。

现在,谭小柔在版纳勐海开了实体店铺,专门做东南亚产品批发。网店里雇了店小二,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工作,总体经营不错。她的顾客遍布全国各地,浙江、福建、江苏的不少客人更是成为粉丝,非常喜欢东南亚食品的口感和价格。

雨后的景洪,少了一分热辣,添了一分温婉。这边,小卜少说着绵绵软语,步履轻盈;那边,来自东南亚的生意人噼哩叭啦地按着计算器。树荫下走着来自世界各地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的游客……包容的黎明之城,像水一样润物无声。

傣味烤鸡、煎芭蕉、蒸菠萝飨各方来客。酸酸辣辣裹着酱、蘸着料吃的生态蔬菜,市场里水灵灵的山竹,街头饮毕缅甸风味的冷饮,再到泰国人开的餐厅里大块朵颐。这是舌尖上的黎明之城。

“雨林景洪、柔情傣乡”,5年前,春城晚报为 她万里挑一选了城市名片。如今,站在桥头堡的前沿,西双版纳州内已拥有磨憨、打洛、景洪港和西双版纳机场4个国家级水、陆、空口岸及60余条通道。其中, 有9条重点公路边境通道和两个开放码头通往周边国家,是我省16个州市中唯一能通过水、陆、空立体交通直达老挝、缅甸、泰国3国的南大门。

市场交易

果蔬“红娘”牵线中泰数百企业

夏夜,华灯初上,景洪城从炎热的昏睡中清醒过来。周边国家小商品成为夜市上的抢手货,从泰国来的热带水果在中泰果蔬农副产品分拨中心稍作停留后,即将通过昆曼公路行销省内外。

水果市场炎热中醒来

位于勐腊路上的旅游购物夜市开始人头攒动,摊 贩们有条不紊地铺陈好琳琅满目的货品,眼角含着笑,友善地招呼着过往的游人。这里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小饰品和食品颇受一些外省旅客的青睐,“泰国的丝巾40 元,缅甸的披肩35元。赚不了多少,每条就块把钱。”岩罕把一摞丝巾整齐地码放在地摊上,又拿出几个矮矮的凳子放在地摊的另一边供游客暂坐着挑选,每月去 一次泰国北部进货,泼水节期间旅游旺季的时候,他每晚卖掉几百元的货物都不是问题,而这段时间是旅游的淡季,对于每天能卖多少钱,岩罕心里没底,“够吃饭 就行”。

与夜市同样活跃的,还有位于勐海路的西双版纳中泰果蔬农副产品分拨中心,下午还空荡荡的市场,此时被无数大货车挤满,带着热气的泰国水果被装到各辆运输车上,即将分赴省内外果蔬市场。

在一家泰国热带水果批发的门店上,刘老板夫妇 忙得不亦乐乎,老板娘一边在纸上记录着装车的货物,一边在一摞摞水果箱上画着标记,发往景谷130件,发昆明316件……红毛丹、山竹,是近期省内外市场 的俏销货。这数百件的泰国水果,也就在个把小时之前,才从泰国经磨憨口岸运抵景洪稍稍“落个地气”,马上,它们就将踏上新的旅程,通过昆曼公路运往省内 外。

纸箱里还微微透着热气,老板娘解释说,每天订购的货才到这里就被转手,基本零库存,因此这段旺销期根本不需要冷链运输。

为数百企业牵线搭桥

西双版纳中泰果蔬农副产品分拨中心,隶属于西双版纳海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中国在西双版纳建立的最大的果蔬、农副产品经营交易平台。每天早晨和傍晚,这个面积上万平方米的中心都是一片热气腾腾的交易景象。

“2003年中泰果蔬实行零关税后,我们就向相关部门报了这个项目,想要建设一个依托东盟自贸区及昆曼大通道的信息平台,让双方互通有无。几年后,这个项目在国家支持、各级政府扶持下应运而生。”西双版纳海龙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金海介绍。

“这个市场的价值就在于为聚集在这个平台上的 国内外企业提供有效供求信息。” 说起当“红娘”的故事,高金海说起在早些年发生过的小故事:有个别中资小企业“走出去”后,因为货款拖欠等原因,两三单生意后就难以再“走回来”。这个平 台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还进行有效担保,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要我方发1000万元的货过去,对方必须提供对等的资金。这样的操作方式,让双方的企 业免除了后顾之忧。目前,每天都有数百吨两国的果蔬,在这里分拨后奔赴各地。

走过宽敞的停车场和铺面,是一排大冷库,刘老板刚刚打开库门,一股冷气袭来。里面堆积如山的鲜芒果、蔬菜等准备反季节销售。高金海说,目前分拨中心已拥有400多间铺面、50多间配套公寓、3000吨可储藏的冷库。这个平台已为数百家中泰果蔬企业牵线搭桥。

街头搜店

走近“缅丽冷饮”和“财春青”

景洪的街头巷尾,有着越来越浓的东南亚风情。在市区东鹿步行街有一家缅甸风味冷饮店——缅丽冷饮店,深受各方食客好评。炎炎夏日,走进这家装修得很有异域风情的冷饮店,稍顷就凉快了许多。深色的木桌木凳、天花板上的吊扇,缅甸风情浓郁。

本地人骑着摩托,带上一份缅丽炒饭和冰镇柠檬汁呼啸而去;欧美游客则钟情于这里的鸡油饭和咖啡,还有东南亚风味的泡露达、舂木瓜、柠檬凉粉、红豆冰沙……夏日的清凉美味令这里的生意奇好。

柜台上的揭女士忙得不亦乐乎,她是老板的妹 妹。说起为何开一家缅甸风味的冷饮店,揭女士说,因为那是她和老板娘姐姐儿时的怀念。她和姐姐儿时在缅甸生活过,姨妈是地地道道的缅甸人,姨夫是中国德宏 人。小时候,姨妈常常给她们姐俩做这些好吃的。于是,一家缅甸风味的冷饮店在姐姐、姐夫的经营下,开得风生水起。

“财春青”是一家泰国餐馆的名字,老板娘是地道的泰国人。在这家餐馆的墙壁上,看到不少东南亚游客到此留影,其中还有一张去年初昆明信使骑行东南亚途经此处和老板的合影。服务员告诉我们,他们大多从泰国北部过来,老板是中国人,迎娶了一位泰国姑娘。

美丽的泰国女服务员款款走来,生意火爆,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低声地向顾客推荐这里正宗的泰式风味:冬阴功汤、卷心菜包肉碎、柠檬蒸鱼……

文化交流

泰国老师教授原味礼仪

“安特哩”、“弯他”、“阿皮万”。泰国交换 老师阿水边说边做示范,缓缓地在讲台上跪了下去,旁边两个中国学生很认真地跟着她的一举一动,学得一丝不苟。这是在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下称版纳职院) 里开办的一堂情景课。同样是来自泰国的教师杨积娇在旁介绍,3个词分别代表的是跪拜礼仪的3个动作,泰国的礼仪教学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

师生互动 寓教于乐

合掌低头一句“撒哇滴卡”(你好),看见老师躬身让道,即使是几个有些嬉皮的泰国大男孩跟记者说再见时,动作也是一致有礼。老挝女孩子老远见到熟识的人时,会开始稍稍侧身给对方示意。

礼仪的传承在每一位东南亚学生身上都有深深的 烙印。不仅如此,安全意识在他们的教育中也处于重要位置,走在学校宿舍楼下,泰国女孩子会很友好地提醒“靠边行走,小心空中坠物“,我们在一个花坛边采 访,有男孩子说“小心别扎到花坛里的刺”。杨积娇认为,礼仪的教育能塑造一个人端正优雅的仪态,遇事谨慎有敬畏。

“让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去接触东南亚文化”是版 纳职院成立东南亚语教学实训基地的初衷,版纳职院常务副院长聂曲介绍,这是中泰双方多年合作的成果,“学生和老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互动,有时候要教学 生一个运动方面的词,会举行一场小型运动会,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融会贯通。再比如老师会设立看病的、餐厅点菜的、购物等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模 拟学习。”

聂曲说,而中方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样受到泰国方面的认同,特别是对中文朗读和背诵方面,前往泰国等国家交流的老师有很深厚的中文底蕴,在对国外学生理解中文、活学活用中文上起到很好的效用。“去年,泰国举行汉语朗诵比赛,我们过去教出来的泰国学生获得冠军。”

教学模式 取长补短

“多年的互派教师、交流学生等合作,让学院尝到甜头。我们和东盟国家学校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但引进了较好的教育模式,还解决了小语种老师难招的问题。”聂曲介绍。

26岁的杨积娇去年9月来到版纳,是一位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泰国老师。她来此实习一年后准备回泰国教中文。就在前几天,她所指导的3位中国学生在2012年全国高专越南语和泰语口语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聂曲说,像杨积娇这样的小语种老师已经成为学院的“香饽饽”。

“现在学院和泰国几所学校,每年都互派实习老师,泰国老师在那边读3年后来此实习一年,学院承担着他们进行汉语教学的任务,而这些实习老师也承担我们泰语教学的工作。”

聂曲介绍,之前老挝北部5省留学生在学院学习后,回国当上了外交主力军。得到老挝教育部的重视,目前学院还有一个44人的官员翻译班,在这里就读一年。

彭鹏是老挝外事厅的翻译,她之前已经在版纳学习了5年,工作的地方在老挝北部5省中心,是版纳和老挝旅游胜地琅勃拉邦中间的必经之道,“我们现在和中国在教育、经济和旅游等方面和中国有很多往来,对中文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学的都不够用了,只好过来继续深造。”

记者采访对象里有中国的老师和来自泰国、老挝、缅甸的学生,但他们坐在一起之后能够互相当翻译,有时讨论起来还会哈哈大笑,这是在昆曼通道的采访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区位优势

投资大鳄看好版纳

5月的西双版纳,阳光灼热,气温高升,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项目现场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吴先生告诉晚报记者:“这里两年后将成为景洪的城市新中心。”

吴先生是中建四局的一名施工员,皮肤被阳光晒的黝黑的他和很多工友正埋头苦干,因为“甲方对质量要求非常高,每一个细节把关都非常严格”。

吴先生所指的甲方,是由万达集团领衔,联合中 国泛海、一方集团、亿利资源、联想控股等4家顶级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团队。据悉,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项目旅游部分总投资约150亿元,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投 资额最大、内容最丰富、创新度最高的世界级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团队此前在三亚、长白山、大连金石等地,联手斥资超过1000亿打造国际一流水准旅游度假 区。

为什么会把目标锁定版纳?“投资团队当初确实考察了全国很多地方,最看中的是这里的桥头堡区位优势。”一位项目负责人解释说,西双版纳处于通往东南亚的黄金地带,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环境独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抓住桥头堡启动建设一年的机遇,今年4月12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建有主题公园、高端酒店区、傣秀剧院、商业中心、三甲医院、一流中小学校等7个功能区,充分满足游客和市民的生活、休闲、教育、医疗、购物等需求,将西双版纳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交通建设

小磨高速列入桥头堡项目

西双版纳州交通局介绍,站在桥头堡战略的新起点,版纳将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尤其要推进出境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形成通往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大通道,重点是开工建设小磨高速公路,到“十二五”末,力争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00公里。

据悉,小磨高速公路已列入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合作桥头堡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同时7个支撑性报告也在顺利推进中。

在战略上,要用好用足桥头堡建设各项政策,大 胆先行先试,力求成为开放云南和桥头堡建设的主阵地。推进中、老、泰3国边境地区“六方合作”机制务实发展,打造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和澜沧江·湄 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两个品牌,加快磨憨-磨丁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景洪口岸保税物流区建设,推动打洛边境旅游经济发展,构建中老缅泰“边境贸易圈”和 “金四角”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