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有了不良信用记录 银行会关“房贷门”

20140224130710  来源: 信用网

信用记录指信用评级机构依托来自某一渠道或社会各方、能够判断经济主体信用状况的信息,按一定标准和指标进行评价之后,用一定符号或文字表示的关于经济主体信用的说明。如今,信用记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办理信用卡,还是贷款买房买车,如果有负面信用记录,这些都可能受到影响。

近日,某乡镇教师杨先生在学院路都市港湾看中了一套房子,可当他到银行咨询贷款事宜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杨先生,他有不良信用记录,不能为其办理贷款。

杨先生才回忆起来,三年多以前,他用工资册做担保在某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入伙与朋友一起做生意,因为管理不善导致血本无归,到还款日期时,又不能凑足还款金额,一直拖着没有还款。最终,信用社每月扣杨先生的工资来做还款金,但是杨先生没有想到,一次贷款逾期不还,却留下了“后遗症”。

不良记录何时才能消除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里主要记载着贷款信息,包括个人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是否按时还款等;还有信用卡信息,包括个人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度,还款记录等,不良信息将保存5年,5年后银行才会恢复你的“名誉”。

信用记录是个人的另一张“经济身份证”,信用档案记录了个人和企业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信用记录将影响个人和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不良信用记录记录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所有金融机构均可调用,因此,银行贷款审核时,都会将个人信用记录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银行有关系就可以“摆平”自己的不良记录。然而,现实是,信用记录一旦进入银行部门的管理系统,就无法删除。

业内人士建议,借款人应谨慎注意自己的信用记录维护,在银行贷款、信用卡刷卡消费过程中,要切记在还款日之前及时还清款项,避免自己信用受损,借款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欠费”,应当有一个清晰的还款计划,确保各项款在到期之前顺利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