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觉

评论:制度设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本路径

20140225115801  来源: 信用网

继开通“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统一对外公布“失信者黑名单”信息供社会公众查询后,最高人民法院又于本月中旬与央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失信者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

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上网亮丑,让“老赖”受到信用惩戒,是最高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的一记重拳。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法院2008年至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的不到30%,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司法公信力,破坏了“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如何建立健全对失信者的惩戒制度,成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当务之急。

有意思的是,首批3万多例“失信者黑名单”上网公布不久,全国法院共有1045名被执行人慑于亮丑受到信用惩戒,配合执行法院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得以顺利执结;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有约20%符合列入“黑名单”条件但尚未被列入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或主动找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协商还款事宜。由此可见,失信者并非无药可治,关键是要找对药。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信用经济, 诚信缺失将从根本上制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将进一步致力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也意味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凸显。而我们当前面临的现状是:信用体系亦不成熟、不健全,人们时常感觉“守信”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守信”非但鲜受惩戒,且常常获利不浅,从而动摇了内心的诚信操守,甚而选择“不守信”,致使市场经济与整个社会加速滑向诚信缺失的深渊。

靠制度来医治失信顽疾,才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路径。在社会诚信体系重塑过程中,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和法治约束建立起一种能够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让人们觉得守信不吃亏、有出路,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才会强大起来,在此基础上,辅以伦理引导和自我约束,整个市场与社会才会理性回归诚实守信的运行轨道。

让守信者赢,失信者亏,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者亮丑的做法显然是靠制度医治失信顽疾的有益尝试,我们呼唤更多这样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