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了解到,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天津市922.2万人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市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年查询量为1034万余次,比4年前增加5.8倍。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市民申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凡是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或者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的天津市民都会有自己的信用报告,市民在贷款买房买车、申请信用卡时,商业银行也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了解其信用记录。据前段时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天津市已甄别潜在风险的信用卡申请19.63万笔,起到了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提高审贷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的作用。
到2012年6月末,本市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已为922.2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比2008年增加272.7万人。业内人士介绍,征信系统已基本实现对天津市民的全覆盖(除不具备银行记录的儿童和部分高龄老人)。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个人信用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录个人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除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银行信贷交易信息外,还包括与个人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是市民不可缺少的“信用名片”。
如今,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正由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向求职、租房等更多生活领域拓展,逐渐渗透到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