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基层单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

20140214161210  来源: 信用网

在“三打”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茂名市的“三打两建”工作重心开始转入建设高质长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两建”工程能不能如期完成并发挥现实作用,市县两级的相关职能部门自然责任重大,但正如“三打”需要广泛发动群众一样,“两建”也必须紧紧依托村委社区、企业商家、院校站所、乡镇政府等基层单位才能疏通脉络、壮实肌体。

近年来,“转型升级”是见报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转型升级”不仅仅指产业结构布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更指社会治理观念、行政管理手段的转型升级,其中的关键点是大力精减审批事项、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三打两建”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发出来的重拳。可以预见,随着行政体制机制的改革深化,需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审批的事项越来越少,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逐步转上围绕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等提供精致服务,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即便保留下来的审批项目,行使审批权的按说也只是更高一级政府机关,其下级政府机关和村委社区、企业商家等基层单位需要做的,无非就是证明某人某家或某集体所提供的资料属实并对照各种要件提出是否批准的意见建议,逐级审批事实上是逐级核实、单一审批。所以,无论当下还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基层单位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根据需要为辖区各种人群、商家客观公正地出具信用证明,提供相应的指引和服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各种“官爷”作风才能摈弃,服务理念才能确立,“三打两建”才能大放异彩。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客观需要向下延伸到基层,基层单位就要充分认清自身的地位作用,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核对和录入工作。对所辖人员、企业商家和各种组织,基层单位不仅要围绕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现实近况等收集详尽的社会信用信息,更要重点围绕信贷、纳税、所接工程质量投诉、所产食品药品安全记录等建立基本的商业信用档案,并切实做到信息有错即时改正、信息有变随时更新,确保所出具的信用证明始终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基层公安、税务、工商、信贷、民政等部门的信息要尽可能实现相互印证、资源共享,以便于更大范围的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减少上级政府机关对各种上报资料的审查审核时间,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最大效能。由此可见,只有夯实了各类基层单位的信用信息平台,基层单位的信用证明服务才能及时到位,开展县域、市域乃至全省、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查询网络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