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访谈

昆明市度假区 生态立区招好商

20140211115336  来源: 信用网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会议精神,坚持“规划引区,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兴区,文化活区”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八项工作,突出以园区建设抓载体、以招商引资抓项目、以组织保障抓队伍“三抓”带动全局发展,加快推进国际高原湖滨休闲度假中心建设步伐。

2011年,度假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06.2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服务业总收入277.4亿元,同比增长23.4%;接待游客961.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圆满完成桥头堡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桥头堡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招商引资内外资“双超”

2011年,度假区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中电投云南国际总部顺利落户度假区,并如期开工建设。完成了滇池卫城商业广场、和韵休闲中心项目主体工程。2011年,全区招商引资内资达到36.5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7.44%;外资5236.54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73%。

同时,度假区进一步加快土地收储和供应工作。重点围绕产业项目落地和基础设施项目,度假区全年完成土地收储4096.04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56.58%。

招商引资取得优异成绩,也得益于度假区不断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打造招商引资载体。去年,度假区实现了环湖东路、古滇路南段、渔浦路西段的正式通车,并完成了湖滨东路主体工程和同仁医院出入口节点改造,加快实施海埂前兴路和大渔飞虎路、渔阳路、华光路续建道路工程。同时,启动了大渔欣城路、渔博路等第二批园区路网建设工程。

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按照“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度假区全面实施“四全”工作,继续加强生态建设,环境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1年,全区新建绿地98.62公顷,完成种植乔木8.98万株、攀援植物8.1万株,实施685亩生态隔离林带建设和滇池面山植被修复绿化造林410亩,全部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施捞渔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入滇河道管理,严查违法排污,提前完成了25个入滇河道流域村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及“三池”净化设施建设任务,在全市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

为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域城镇化工作,2011年,度假区继续加快推进海埂片区8个城中村重建改造项目,太河片区等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太河片区、金河一期回迁安置房已完成部分主体工程。

截至去年底,城中村重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 8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开工面积达到88.1万平方米,竣工46.5万平方米。其中,静海园一期4栋9.31万平方米已全部建成,共计319户回迁安置群众的分房工作已基本完成;大渔欣城B8地块搬迁安置房项目建设,已完成开工面积37.66万平方米,18栋主体预计今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2011年,度假区先后荣获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以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联合授予的“中国最具价值投资旅游区”和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中国环保协会、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环保协会联合评选的“绿色中国·2011年杰出创意环保概念奖”等荣誉称号。

积极实施“双品牌”支撑战略

抢抓桥头堡建设发展机遇,度假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度假区的要求,全力打造以休闲旅游度假为核心的综合性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度假区经济总量实现逐年按比率增长,旅游服务业总收入力争达到27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52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主导产业占增加值的比重超过90%;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12亿元,年均增长29%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度假区将落实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一核”、“二区”、“三带”的空间布局,将新增的大渔、广福片区,与海埂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联片开发。

与此同时,加快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品品牌国际化,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国际化。

度假区将积极实施“双品牌”支撑战略。依托度假区形成的以“民族风情”和“高原康体休闲”两大特色品牌为主导的旅游产品格局,在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过程中,充分利用海埂片区的优势资源和现有产品,梳理和整合片区空间与功能,形成体系明晰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民族风情体验”和“高原体育运动”两大品牌互动支撑,以民族风情文化、高原康体休闲、高端商务会议、湖滨度假疗养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格局,打造全国重要的旅游基地。

此外,度假区还将提升高原运动产品质量,打造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共抓,形成产业消费链,逐步建立起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