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觉

王传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挽救诚信危机重要一步

20140224130012  来源: 信用网

10月28日起,继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之后,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扩至9省份,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6个试点省份。据了解,通过平台可查到三方面的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工作人员还表示,信用报告的信息将及时更新,信息的保存严格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果个人有不良贷款记录,自该不良行为或事件结束之日起在信用报告上保留不超过5年的时间。(10月28日人民日报)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的试点范围扩大到9个省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有大约1/3的人可以查询到自己的信用报告。对于公民行为的塑造而言,之前我们那些满不在乎的“无所谓”的小事,从现在开始要引起注意了。不还信用卡的透支款,不按期偿还银行贷款,不按期缴纳水电费,都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案底”。如果我们想发生借贷行为,这里的份份“案底”,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借贷行为能否正常进行。

“近5年逾期还款记录”自然可以不上纲上线。但是,这就好比幼儿园里的奖励行为,当别的小朋友都被老师贴上了小红花,即便自己没有被点名批评,在面子上也是挂不住的。而且,借贷被限制,更会让我们感受到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从现在起,个人信用不再是无所谓的事。事实上,诚信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别人管不着的闲事。在笔者看来,个人信用报告网上可查一事,不仅仅向社会提供了在银行系统内公民个人的诚信问题,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当信用被笼进一个信息库,就会倒逼着公民诚信行为的发生,有着“外化于形,内固于心”的作用。我们期待这样的蝴蝶效应。

当下社会,诚信缺失的危机正在蔓延。山寨横行,假冒伪劣嚣张,钢筋可以瘦身,论文可以代写,学历可以野鸡……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其实,我们从来不缺乏道德的号召,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关于诚信的道德体系,当下社会中,各种诚信英模也是比比皆是,可社会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令人惊诧的反面教材。这不免让人唏嘘。

诚信问题,一半是道德问题,一半是法律问题。单纯的道德律令已经不能改变人心不古的心态,在转型社会里,我们还是要以制度建设来挽救诚信危机的颓势。当下的法律,不可能万能到让所有的国民都讲诚信。归于道德层面的问题,必须依靠一个完善的诚信体制来辅助建立。再为文明的社会,单靠个人道德和良知来支撑整个社会的运转,都是不可能的。

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在今年3月份正式实施,我国的诚信建设正在从道德号召迈向制度保障的新阶段。毫无疑问,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是当下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个查询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也会使更多的国人认识到“诚信问题无小事”这样一个概念。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从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每个人交出一份让我们一辈子包括我们的后人都引以为豪的诚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