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认为,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巩固财政实力,对中国主权信用产生积极影响。
《决定》颁布的改革措施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基本面产生利好因素:首先,有利于改变政府主导发展的模式,纠正“政府失灵”的问题,改变目前“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本次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市场边界,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放松管制,允许混合所有制发展。推动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纠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扭曲价格体系,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这些改革将从根本上使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面转向市场主体,给市场更多的空间。其次,有利于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由“数量管理”向“价格管理”转变。各类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市场化,将导致货币政策更多依赖于价格型管理手段;税制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改革也将全面改变政府财政的收支框架,重塑政府财政的自动平衡机制。政府职能将发生转变,有利于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政府从以往“干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转变,各类管制型的调控将大幅度取消。
《决定》中的改革措施也将进一步巩固中国的财政实力。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不透明性及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威胁其财政实力的隐患。《决定》出台的相关财税改革措施从以下六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利好因素:(1)形成更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如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将改善地方政府运作的透明度;(2)规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改革措施包括更少的依赖特殊目的的专项转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从而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灵活性;(3)税收改革,包括引入房产税和资源税,这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提高潜在收入;(4)更有效的预算制度,包括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这可能将进一步改善问责制和财政效率;(5)建立地方政府对债务的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这有利于限制地方政府债务的膨胀;(6)引进新的融资机制,例如允许地方政府债务发债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将促使地方政府借款更加透明。
此外,《决定》中有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快户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改革以及在国防军队等其它方面的改革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安全等都有积极作用,这将减少中国事件敏感性风险。
中诚信国际认为,尽管改革从中长期来看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但短期这种利好因素可能并不明显。《决定》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总体上对2014 年的投资在总量和结构上发生变化。外资准入、民间资本准入、国企改革措施对2014 年将逐步展,总短期内,社会经济面临着调整和再平衡的压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政策陆续落实,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社会经济将进入新的平衡期,这更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目前中诚信国际对中国本币债券评级为AAA,外币债券评级为AAg+,展望稳定。
中诚信国际看好三中全会对中国中长期主权信用的发展,并会密切关注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