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市场

报告显示:美国占据中国评级市场2/3以上份额

20140126152421  来源: 搜狐网

8月3日,中国的评级公司大公国际宣布将美国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这比标准普尔公司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早两天。国外媒体认为,来自亚洲的评级机构正挑战美国在国际评级体系中的垄断地位。事实上,美国不仅在全球评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中国评级市场2/3以上的份额也被美国占据。

美国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美国不仅在全球评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也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进入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目前规模较大的4家全国性评级机构中,有3家已经被美国评级机构渗控。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有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4家。2006年,美国评级机构开始了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全面渗控。2006年,穆迪收购中诚信49%股权并接管了经营权,同时约定七年后持股51%,实现绝对控股。2007年,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2008年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开始了战略合作,双方在培训、联合研究项目以及分享信用评级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

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吴红牵头的中国评级机构调研课题组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被美国收购的评级机构中,中诚信、联合在全国各省均设有分公司,他们可以从事国内的所有评级业务,市场份额合计超过2/3以上。美国评级机构借助被收购公司的分支机构,迅速将触角伸展到全中国,直接或间接从事所有评级和相关业务。

并购大公国际遭拒

大公国际是目前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评级机构中唯一未被外资渗控的。其实,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公司也都曾与大公洽谈合资,提出对大公控股或控制经营权,穆迪愿意出价3000万美元购买大公控股权,但都遭到拒绝。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做法,让全球开始反思美国垄断评级市场的现状,除了已经逐步建立评级体系的中国之外,欧盟、俄罗斯也要组建自己的评级机构。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未被外资染指的全国性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在2010年发布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主权信用风险信息。这份报告中,大公国际与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之评级结果多处大相径庭,例如中、俄、印等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均超过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中国的评级机构迎来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8月3日,中国的评级公司大公国际宣布将美国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虽然国际媒体对大公下调美国评级评价颇高,但市场并未认同,而标普在8月8日下调评级却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分析人士认为,大公国际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尚未建立。在国内,大公国际独立性与公正性也随着近期铁道部的债券评级事件而备受质疑。

国内市场亟待规范

按照中国的相关规定,无论是地方政府、企业、央企还是金融机构,如果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发行相关债券,则必须要有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据了解,目前生存在中国的各种类型的评级机构有200多家,这样的市场环境也造成评级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当前中国资信评级行业市场规模较小,评级品种较少,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

一位国内评级机构人士表示,与国际评级机构类似,目前我国评级行业收费模式和赢利业务都比较单一,发行人付费的评级业务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有些评级机构在签订评级合同前,仅依据企业的部分书面资料便承诺给予较高信用等级,有些机构则采取返还的形式减少评级收费。据他透露,一些评级机构以不正当的手段抢夺市场,采取按等级收费的方式,评估费用和信用等级成正比。信用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企业在发债的时候,会直接用一定的费用来向评级机构买一个较高的评级,如果一些稍显专业的评级机构不愿配合,则无生意可做。”该人士表示。 据《新京报》

中国逆市增持美国债

仍为其最大“债主”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5日电(记者 刘丽娜 蒋旭峰)美国财政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比前一个月下降了168亿美元,但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57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月增持。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为4.4992万亿美元,低于5月份的4.5160万亿美元。

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655万亿美元,高于5月份的1.1598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6月份小幅减持,当月持有的美国国债为9110亿美元,比5月份的9124亿美元低14亿美元。美国第三大债权国英国在6月份增持了27亿美元美国国债,从5月份的3468亿美元增至3495亿美元。

在近期美国两党就提高政府债务上限、削减赤字方案激烈争斗,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且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国际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信心下降。

只有“一贯可信”才有“声誉资本”

标准普尔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使信用评级的影响力、公信力等问题重新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带出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

信用评级业发展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信用评级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正是在国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目前,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已崭露头角,但也只是在本土同行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尚待提升。

市场对信用评级的认可,取决于以诚信为核心的评级机构“声誉资本”,而“声誉资本”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国际信用评级市场上,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这三大机构之所以能够长期把持话语权,与其“百年老店”的“先行优势”密不可分。这种“先行优势”绝非简单的时间积累,更重要的是企业公信力建设,是他们的评级结果“一贯可信”的良好声誉。这种积累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垄断性的市场地位,甚至连其评级体系也被广泛认可,成为行业标准。

然而,市场不相信永远的权威。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风波过后,人们发现,尽管三大机构的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但人们对信用评级业发展已产生了新的认识,而且矛头直指现有信用评级运营模式导致的评级公信力问题。

现有的信用评级运营模式缺陷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评级费用由被评者支付,评级活动易被利益捆绑;二是“黑箱操作”,评级过程不公开。这两点使评级结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与此相伴随的是,为争夺业务,一些评级机构无序竞争,在征信活动中“偷工减料”、迎合客户“期望”等,也影响了评级质量和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信用评级业起步晚,“声誉资本”不足是影响发展的“短板”。在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面临变革之际,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应树立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坚持以诚信安身立命,同时大胆改革创新,夯实信用评级公信力的体制机制基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声誉资本”,逐步增强影响力。有关部门则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信用评级重大失真的惩戒机制,确保评级结果真实可靠。(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陈健)